贵金属

任泽平解读改良的中国投资时钟周期轮动和大

发布时间:2022/12/23 17:32:20   

来源:新浪财经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任泽平方思元梁珣

摘要

美林投资时钟理论自提出以来,长期被奉为圭臬,是主流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但是由于传统美林投资时钟在中国的有效性不高,在我国应用受到质疑。

我们认为美林投资时钟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有其假设前提及逻辑,而由于我国政策制定框架及流动性具有特殊性,与美林时钟的假设前提有所不同,导致其有效性偏低,但不应因此认为美林时钟无效。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改良的美林时钟,依然有较高的准确性。

美林时钟创造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投资思路。经济周期对于大类资产走势的影响,看似每个周期各有不同,实则压着相同的韵脚,改良的中国投资时钟依然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年,美林证券基于对美国年到年的30年历史数据的研究,将经济周期与资产轮动及行业策略联系起来,提出“美林投资时钟”。美林投资时钟以产出缺口和通胀两个指标,将经济周期划分为衰退、复苏、过热和滞胀四个阶段,资产类别划分为债券、股票、大宗商品和现金四类。从美林投资时钟的左下方开始,顺时针转动,经济依次沿“衰退—复苏—过热—滞胀”循环轮转,而债市、股市、大宗商品、现金的收益依次领跑大类资产。美林投资时钟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需求侧变化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背后的主要逻辑认为,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相互作用形成短期经济周期,从而影响大类资产走势。投资者可以通过识别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的重要拐点,在周期变换中把握趋势获利。

美林时钟在美国基本符合经典理论。在美林证券报告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把时间范围扩展至年9月,检验美林时钟的适用性。我们将年1月至年9月共划分为34个经济周期,统计结果显示:1)在周期轮动方面,21世纪前基本遵循美林时钟周期轮动规律,年金融危机后,全球持续低利率、超前宽松等导致复苏时长远超其他三个周期,轮动规律减弱;2)大类资产表现方面,美林时钟整体正确率为88%,其中衰退期正确率为57%,债券平均收益率最高,达6.3%,复苏期正确率为%,股票平均收益率最高,达20%,过热期正确率为78%,商品平均收益率最高,达26.7%,滞涨期正确率达%,现金平均收益率最高,达5.1%。

传统的美林投资时钟在中国有效性不高。我们同样按照美林时钟的方法逻辑检验其在中国的运用情况。我们将年12月至年9月共划分为33个经济周期,统计结果显示:1)在周期轮动方面,仅少数周期遵循美林时钟的周期轮动规律,大部分周期呈现前后跳跃或逆时针转动现象,“过热”和“衰退”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周期;2)大类资产表现方面,美林时钟整体正确率为40%,其中衰退期正确率为30%,复苏期正确率为50%,过热期正确率为50%,滞涨期正确率为33%。

为什么美林时钟在中国的效果偏差?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1)中美货币政策制定框架存在差异。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框架主要是围绕泰勒规则,基于产出缺口和通胀变化情况,制定政策利率,与美林时钟划分周期的主要因素基本相同。因此美国政策利率与产出缺口及通胀之间存在较为清晰的等式关系,进而通过市场利率影响大类资产走势。而我国货币政策需兼顾多重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内外平衡、防范金融风险等,不同目标可能会对货币政策制定提出方向相反的要求,增加货币政策的决策难度,也与美林时钟背后逻辑有所差异。2)我国大类资产表现除受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影响外,还受金融监管、改革等政策影响。如年开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造成的商品牛市是基于供给端变化,与美林时钟需求端逻辑相左;再如年股市行情,是由于大量资金加杠杆入市,行情变化与实体经济周期脱节,出现政策市、资金市。3)通胀作为美林时钟周期划分的主要变量,由于其概念、范畴和度量上的不足,可能与实体经济的实际运行出现偏差,因而对于经济周期的划分准确度造成一定影响。

基于我国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可以对传统美林投资时钟在我国的运用进行改良。由于我国从经济增长和通胀到大类资产表现的逻辑链条非线性,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其他观测变量,缩短逻辑链条,提高对于大类资产预测准确性。产出缺口和通胀是货币政策的部分输入变量,而“货币”和“信用派生”是货币政策主要的输出变量,与大类资产之间的逻辑链条更为直接。从逻辑上来说,货币和信用也可以与产出缺口和通胀构建的经济周期形成统一:1)衰退期产出缺口恶化,通胀下行,货币政策放松,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较弱,对应“宽货币+紧信用”;2)复苏期产出缺口好转,通胀下行,货币政策稳健,实体融资需求回升,对应“宽货币+宽信用”;3)过热期产出缺口向好,通胀上行,央行收紧流动性,而此时实体融资需求依然旺盛,对应“紧货币+宽信用”;4)滞涨期产出缺口恶化,通胀上行,央行难以放松货币,实体经济需求不振,对应“紧货币+紧信用”。

我们以货币和信用周期作为划分经济周期的主要变量,把年12月至年9月共划分为26个周期,发现改良的中国投资时钟对大类资产配置的整体准确率达到73%,显著高于传统美林时钟,其中:宽货币+紧信用(衰退)周期,大类资产配置于债券的正确率达83%;宽货币+宽信用(复苏)周期,配置于股票的正确率达%;紧货币+宽信用(过热)周期,配置于商品的正确率为57%;紧货币+紧信用(滞涨)周期,配置于现金的正确率为43%。

进一步,我们从中观视角出发,发现在四大周期中,股票(不同行业)、债券(不同久期)、商品(不同品种)三类资产细分领域同样出现明显轮动:

股票:1)衰退期,金融和消费板块抗跌能力最强;2)复苏期,周期和金融板块是最佳选择;3)过热期,周期和消费板块表现最为强势;4)滞涨期,消费和成长板块最为抗跌。

债券:1)衰退期,债市%走牛,但收益率曲线形态各有不同;2)复苏期,债市以震荡市为主,收益率曲线形态整体趋于平坦;3)过热期,债市%走熊,收益率曲线整体偏平坦;4)滞涨期,债券缺乏明显趋势,需要相机抉择。

商品:1)衰退期,贵金属表现最佳;2)复苏期,工业品整体表现不错,金属板块是最佳选择;3)过热期,金属板块表现最佳;4)滞涨期,贵金属最为抗跌。

风险提示:经济波动超预期。

目录

1投资时钟理论回顾

1.1早期投资时钟

1.2美林投资时钟

2美林时钟在美国基本符合经典理论

2.1美国美林时钟的阶段划分

2.2-年美林投资时钟下美国大类资产表现:基本符合经典理论

3传统的美林投资时钟在中国还灵吗?

3.1美林时钟在中国的检验:有效性偏低

3.2为什么传统美林时钟在中国的效果偏差?

3.3改良的投资时钟

4周期轮动下的大类资产表现

4.1股票市场投资时钟

4.2债券市场投资时钟

4.3商品投资时钟

正文

1投资时钟理论回顾

1.1早期投资时钟

最早的投资时钟在年的《伦敦标准晚报》(LondonEveningStandard)上发表,其展示了各类资产在几十年经济周期循环中的收益轮动。

在最早的投资时钟里,大类资产包括现金、固定收益产品(债券)、股票、海外资产、大宗商品和房地产。经济周期在12个刻度的时钟上轮动,不同时刻对应着不同的经济阶段,其中12点代表经济最繁荣的阶段,而6点代表经济最萧条的阶段。

总体来说,早期投资时钟看待经济背景的方式较为粗糙,但其价值在于创新了经济周期指导资产配置的研究框架,为后续分析经济周期与投资决策提供指导意义。

 1.2美林投资时钟

“美林投资时钟”是年由美林证券在一篇研报“TheInvestmentClock”中提出,美林证券基于对美国年到年的30年历史数据的研究,将经济周期与资产轮动及行业策略联系起来,是资产配置领域的经典理论。

与最早投资时钟不同,美林投资时钟模型以产出缺口和通胀两个指标,将经济周期划分为衰退、复苏、过热和滞胀四个阶段,资产类别划分为债券、股票、大宗商品和现金四类。从美林投资时钟的左下方开始,顺时针转动,经济依次沿“衰退—复苏—过热—滞胀”循环轮转,而债市、股市、大宗商品、现金的收益依次领跑大类资产。

在衰退期:经济下行,产出缺口恶化,通胀下行。货币政策趋松,债券的表现最为突出。债券现金股票大宗商品。

在复苏期:经济上行,产出缺口好转,通胀下行。经济转好,货币政策稳定,企业盈利改善,股票获得超额收益。股票债券现金大宗商品。

在过热期:经济上行,产出缺口继续向好,通胀上行。通胀上行增加了现金的持有成本,货币政策收紧以及加息的可能性降低了债券的吸引力,商品受益于通胀的上行,明显走牛。大宗商品股票现金/债券。

在滞胀期:经济下行,产出缺口恶化,通胀上行。由于通胀压力,此时货币政策难以放松,同时经济下行对企业盈利形成拖累,对股票造成负面影响,基于长期配置需求,债券的吸引力提升。现金债券大宗商品/股票。

美林投资时钟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需求侧变化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背后的主要逻辑认为,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相互作用形成短期经济周期,从而影响大类资产走势。投资者可以通过识别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的重要拐点,在周期变换中把握趋势获利。从长期来看,长期经济增长与劳动、资本、技术、全要素生产率等生产要素相关;从短期来看,经济不会完全遵循长期经济增长路径,顺周期的行为产生的惯性会导致经济短期偏离潜在产出水平,而宏观调控政策则引导经济向潜在产出回归。比如,当短期经济疲弱,产出缺口恶化时,经济面临通缩压力,此时货币政策放松,刺激经济需求回升;当短期经济强劲,产出缺口向好时,经济面临通胀压力,此时货币政策收紧,需求回落。在经济短期波动与宏观调控共同作用下,经济周期形成不同阶段,大类资产出现趋势性轮动。

投资时钟可以帮助投资者制定行业战略,通过观察经济周期的变化,分析判断周期性、成长性、利率敏感性等行业的获利机会。经济增长变动影响投资周期性和防守性资产的收益,如经济增长加快时,有色、钢铁等周期性行业对应的股票和大宗商品表现好。通胀水平变动影响投资成长型或价值型的股票收益,通胀水平下降、贴现率降低时,久期长的成长型股票表现好。从衰退期中开始出现复苏迹象时,银行类、消费类股票等利率敏感型股票将率先反应。

 2美林时钟在美国基本符合经典理论

美林证券年的报告使用美国年3月至年7月的数据来实证检验理论的效果,本文参考美林投资时钟的方法,把时间范围扩展至年1月至年9月,检验美林时钟的适用性。

 2.1美国美林时钟的阶段划分

依照美林投资时钟,本文仍然通过产出缺口和通胀走势判定经济所处阶段,并对每阶段的四大类资产表现进行统计。

以产出缺口衡量经济增速,产出缺口是表示经济偏离可持续增长路径百分比的指标,美国经济在20世纪70、80年代以及年前后经历了较大的波动,其它时候大多是较小幅度的震荡。由于数据是不断震荡的,因此对每一次上升或下降都做区分没有意义,我们主要对6个月以上较长时段的趋势做上升或者下降的判断。

以同比CPI衡量的通胀数据,CPI是美联储和其它央行盯住的目标和划分通胀等级的依据,投资时钟要依此来预测央行的政策变动。美国的通货膨胀在20世纪70、80年代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此后整体呈下降趋势。自年美联储明确2%的通胀目标以来,大多数时间未能实现该目标,因此年至今,除个别区间通胀明显上升至2%以外,CPI主要表现为下行趋势。

按照经济增长与通胀变化周期划分四个阶段,产出缺口与通胀同时下行为衰退,产出缺口上行通胀下行时为复苏,产出缺口与通胀同时上行时为过热,产出缺口下行通胀上行时为滞涨。为保持结果纵向可比性,本文使用的周期划分方式与美林投资时钟的基本一致,需要指出的是,自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的主逻辑是从衰退走向复苏,直至过热,考虑美国CPI的情况,结合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直至年才达到,年下半年开始退出量宽,-年中的经济周期主要以复苏周期为主。

我们将年1月至年9月共划分为34个经济周期,统计结果显示,与美林证券原文的检验结果相同,美国经济周期并未时刻呈现“衰退—复苏—过热—滞涨”依次循环轮转的现象,外部冲击、经济发展阶段变化或造成理论与现实偏差,20世纪80年代中期石油输出国协议瓦解,90年代中期的亚洲金融危机等,都对美国的经济和通胀产生影响,但21世纪前基本遵循明显美林时钟轮动规律。年金融危机后,全球持续低利率、超前宽松等导致复苏和衰退成为美国经济主旋律,轮动规律减弱。

美国的复苏期和过热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周期。34个经济周期中,衰退期7个,复苏期11个,过热期9个,滞涨期7个。从总周期时长来看,复苏期和过热期最长,分别达个月和个月,滞涨期次之,达个月,衰退期最短,为90个月。从周期平均持续时间来看,复苏期平均达25个月,过热期平均为15.5个月,滞胀期平均为15.0个月,衰退期最短为12.8个月。

 2.2-年美林投资时钟下美国大类资产表现:基本符合经典理论

按照周期划分,校验美林时钟不同时期各类资产表现,可以得出,

Ⅰ衰退:债券是衰退阶段的最佳选择。债券的收益率达到6.30%,高于债券长期平均收益3.23%。处于投资时钟对立位置的大宗商品表现最差。

Ⅱ复苏:股票是复苏阶段的最佳选择。股票收益率达到20.02%,高于股票长期平均收益9.25%,现金收益远低于股票,大宗商品表现糟糕。

Ⅲ过热:大宗商品是过热阶段的最佳选择。大宗商品年收益率为26.74%,高于大宗商品长期平均收益7.57%。处于投资时钟对立位置的债券表现糟糕,年收益率只有2.87%。

Ⅳ滞胀:现金是除大宗商品以外表现最好的。现金年均收益率为5.09%。处于投资时钟对立位置的股票表现最糟糕,年收益率为-8.05%。大宗商品的年均收益率高达22.56%,主要受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冲击的影响比较大,而同时期非石油类大宗商品价格主要呈下跌趋势。

观测大类资产在各个阶段的表现也基本符合美林投资时钟结论,

1)在7个衰退期中,4个阶段债券收益率最高,5个阶段投资对立位置的大宗商品表现最糟糕。其中,年经济延续60年代末过热趋势,仍然体现为大宗商品收益率最佳。年12月至年3月,受到第一次石油危机重创,美国经济延续此前滞涨,因此现金收益率仅次于股票,而股票收益于宽松政策,强劲反弹。年11月至年12月,80年代末储贷危机引发股市崩盘,因此90年代的修复使股票收益高企,远超债券收益。

2)在11个复苏期中,所有阶段股票收益率均最高。

3)在9个过热期中,7个阶段大宗商品收益率最高,8个阶段大宗商品收益率远高于债券收益率。其中,年7月至年3月,正处于80年代第一轮大规模减税、通胀问题解决阶段,经济强劲反弹,大类资产表现改变。年5月至年12月间,年美国防范海外市场风险的保险性降息预防衰退,助长股市繁荣,因此股票表现超过大宗商品。

4)在8个滞胀期中,所有阶段现金收益率远高于股票收益率。与美林时钟原文结论相同,滞涨期现金是除了大宗外表现最好的资产。大宗商品的年均收益率较高,主要受石油危机冲击的影响比较大,而同时期非石油类大宗商品价格主要呈下跌趋势。

3传统的美林投资时钟在中国还灵吗?

3.1美林时钟在中国的检验:有效性偏低

我们同样按照美林时钟的方法逻辑检验其在中国的运用情况,即通过产出缺口和通胀走势判定经济所处阶段,并对每阶段的大类资产表现进行统计。

在产出缺口方面,原版美林时钟在经济指标上主要采用的产出缺口指标来自OECD统计数据,由于我国暂无官方统计的产出缺口指标,我们选取统计局公布的GDP现价当季值,使用X-12ARIMA模型方法进行季节调整得到季调数据,然后通过HP滤波法得到潜在产出趋势值,产出缺口定义为=(实际GDP-趋势值)/实际GDP。

在通胀方面,我们采用统计局公布的CPI当月同比值。

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将年12月至年9月共划分为33个经济周期,其中衰退期10个,复苏期6个,过热期8个,滞涨期9个。从特征来看:

过热期和衰退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周期。从总周期时长来看,过热期和衰退期最长,分别达85个月和60个月,滞涨期次之,达47个月,复苏期最短,仅为22个月。从周期平均持续时间来看,过热期平均达10.6个月,衰退期平均为6个月,滞涨期平均为5.2个月,复苏期最短为3.7个月。中国的经济周期受政府的影响比较大,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经济周期。当政府采取积极的政策对经济进行频繁调控时,容易导致经济波动较大。当经济过热时,政府采用抑制性的政策进行调控,会使经济迅速走向衰退。当经济衰退时,在政府的积极刺激下,经济可迅速复苏过热。“过热”与“衰退”成为主流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周期的一大特色。

仅少数周期遵循美林投资时钟的周期轮动规律,大部分周期呈现前后跳跃或逆时针转动现象。根据美林投资时钟,“经典”的经济周期是从时钟的左下角(衰退期)开始,按照顺时针方向轮动,经历衰退—复苏—过热—滞胀四个阶段。但根据我们的统计结果来看,年以来,仅有三个时间段呈现比较明显的周期轮动规律,分别为(1).12-.6,(2).7-.7,(3).11-.9。

我们按照周期划分,分别检验传统美林投资时钟的大类资产收益率表现,在收益率指标方面,现金选取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债券选取中债新综合指数收益率,股票选取沪深指数收益率,商品选择CRB现货指数收益率,测算结果如下:

Ⅰ衰退期中,美林时钟正确率仅为30%,10个小周期中仅有3个周期债券收益率表现最好,其他在衰退期表现较好的资产包括现金(3次)、股票(3次)、商品(1次)。

Ⅱ复苏期中,美林时钟正确率为50%,6个小周期中有3个周期股票收益率表现最好,其他在复苏期表现较好的资产主要为现金(3次),其他资产则均表现较差。

Ⅲ过热期中,美林时钟正确率为50%,8个小周期中有4个周期商品收益率表现最好,其他在过热期表现较好的资产包括股票(3次)、现金(1次)。

Ⅳ滞涨期中,美林时钟正确率仅为33%,9个小周期中仅有3个周期现金收益率表现最好,其他在滞涨期表现较好的资产包括股票(4次)、债券(1次)、商品(1次)。

3.2为什么传统美林时钟在中国的效果偏差?

整体来看,传统美林时钟在我国对于大类资产配置的指导正确率为40%,较美国数据明显偏低。为什么传统美林时钟在中国的效果偏差?

 3.2.1中美货币政策制定框架存在差异

传统美林时钟的基本假设和逻辑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框架相近,因而对大类资产配置的指导意义更强。而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框架需考虑多种因素,造成在部分时期,宏观条件与大类资产表现之间的关联性相对较低。

年7月起,美联储开始以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为核心思想,运用类似泰勒规则来设定联邦基金利率,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围绕联邦基金利率波动,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的政策目标。根据泰勒规则,央行应该根据产出和通胀的情况实施货币政策,利率决定公式为:

r=0.5*(π_t-2%)+0.5*y+π_t+2%

其中π_t代表通胀,y代表产出缺口,在美联储的目标利率决定框架中,实际通胀与目标通胀的差值(π_t-2%)占50%权重,产出缺口y占50%权重,如果通胀高于目标,以及产出缺口提升,美联储应该加息,反之则应该降息。当不存在通胀偏离以及产出缺口时,联邦基金利率应该等于名义利率,也即通胀加上长期实际利率(π_t+2%)。

泰勒规则后,美联储利率政策规则经过一系列修订,先后有伯南克规则、埃文斯规则、耶伦规则等,三者均是在泰勒规则基础上进行部分权重调整,或增加就业指标。但从美联储货币政策制定机理来说,基本与传统美林时钟假设与逻辑相同,是基于对产出缺口以及通胀情况变化,制定政策利率,利率与产出缺口及通胀之间存在清晰的等式关系,进而通过影响市场利率,影响大类资产走势。

而我国货币政策需兼顾多重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内外平衡、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等。不同目标可能会对货币政策制定提出方向相反的要求,增加货币政策的决策难度。因此,我国货币政策决策因素不仅仅包括产出缺口的通胀,还需考虑其他因素,与传统美林时钟的背后逻辑有所差异。

 3.2.2我国大类资产表现除受货币政策影响外,还受金融监管、改革等政策影响

如年开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造成的商品牛市。在“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导向下,落后产能持续退出,供给收缩造成商品在年走出一波牛市。供给侧改革对商品产生的影响是基于供给端,在逻辑上与传统美林时钟需求端逻辑相左。因此据美林时钟的周期划分,年经济周期先后处于滞涨、复苏以及过热期,指向大类资产配置现金、股票,直到年4季度才指向投资商品,与实际投资收益率产生偏差。

再比如-年股市行情,在经济周期整体处于“滞涨”及“衰退”期,由于政策驱动叠加监管宽松,大量资金加杠杆入市,我国股票市场走出一波大牛市。但是随着监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7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