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

具备顶级国宝价值,且长期处于下落不明状态

发布时间:2023/2/20 16:04:39   
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的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4323035.html

倘若在笔者的思维里,具备顶级国宝价值,且长期处于下落不明状态,并且能让大众都知晓得的文物,无外乎有以下几样:

1、残缺不全的圆明园12兽首。

2、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3、传国玉玺。

4、兰亭集序,永乐大典等文献。

为什么说上述四项文物,大众都非常熟悉?原因就在于这些文物都曾经大范围的进行过宣传,有的在影视作品中频频出现,而有的更记载到了学生的历史教科书中。

例如12生肖兽首,先不说被成龙拍过电影,光是最近二十几年,欧洲为了恶心我们而故意进行了好几次公开拍卖,就足以让我们记住这个在近代史曾经被掠夺过、并且还留给了我们屈辱历史的文物。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不用多说,先不说年曾经被拍过电影《世界奇案的最后线索》,光是上世纪90年代末,那场轰动一时的世纪末大寻找,就让这个文物频频的出现在了新闻和报纸当中。

传国玉玺也同样不用太多介绍,这个从秦国流传到五代时期的著名文物,上千年来不知道引起了多少场血雨腥风的争夺。尤其在最近几年的一些古装影视剧作品当中,这个文物更是在剧本中不断出现。

而永乐大典上过历史教科书,大家知道它在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遭到了焚毁和抢夺,2万多册的图书最终只剩下多册。但更加饱受争议的是,当年遭到破坏的只是副本,这本古典著作的原本究竟在哪里?史书中竟然没有给予任何记载,只是根据后人的推断,这部著作有可能存放在尚未开启的明成祖朱棣的陵寝或嘉靖皇帝的陵寝内。

至于兰亭集序,估计很多小孩早在小学的时候就知道,因为小学生有书法课,书法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可能不提到王羲之。而提到王羲之,就更不可能不提他的经典作品兰亭集序。而有关这部作品的行踪也同样是一个谜团,因为可以确定这部作品在唐朝初年还曾经出现过,但随后就下落不明。

而上述这四大类文物,缺失的部分还有重见天日的可能吗?如果以笔者的个人观点来看,可能性几乎为零!

华而不实的十二生肖兽首

多年前,笔者曾经跟一个网友发生过争论,那就是有关12生肖兽首的价值。由于最近20年,它的出现频率很大,也造成了很多人误以为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文物。但事实上,笔者需要泼盆凉水地说,这12生肖兽首其实根本没太多的文物价值。这完全是由于最近20年的频繁炒作,尤其老外们还不断捆绑有关近代耻辱的历史,才导致其慢慢升值的所谓文物。

事实上,当年清朝修建圆明园的时候,这所谓的12生肖兽首,其实就是喷泉旁边的12个水龙头而已,并且它也不是什么文物,而是清朝期间才开始制作的铜质水龙头。

所以年圆明园被毁后,这12个兽首被英法联军抢走,在接下来的上百年时间里,这12个水龙头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其中的三个兽首(马、牛、虎)在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差点被持有人当成金属破烂,甚至还安置在了自家院子里的水池旁边去充当新的水龙头。随后,文物商人收购它们的时候,每个兽首的价值也只有美元而已。

直到21世纪初期,利用12生肖与我们的古文化捆绑,同时更想利用清朝近代的屈辱史来刺激我们,欧洲拍卖行利用上述因素进行不断炒作,才把这12兽首炒作到了一个不该有的高度上。

也就是说,这个在年就被抢走的东西,在上世纪80年代才引起个别人的注意,而到了21世纪初期才引起众人的注意。所以为什么蛇首、鸡首、羊首、狗首至今下落不明?这个疑问就一点也不难理解了,当年被抢走,强盗们也只是把它们当成铜制贵金属,失踪的几个生肖兽首,保不齐后来又被丢到了什么不知名的位置,或者直接扔到回锅炉里熔掉了。

属于无价珍宝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不同于上面的12个水龙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才是我们真正的文化瑰宝,这个在年被发现(5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并被技术鉴定为至少有50万年历史的北京人化石,它的存在可以成为我们考古人员和人类学人员研究古文化和人类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个是清朝才形成的,一个是50万年前形成的,请问哪个贵重?

但非常不幸的是,这个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文物,是上述所有国宝当中,丢失时间距离我们最近的文物,其失踪的时间是年。而这也解释了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们为什么大范围的展开了那场世纪末的大寻找,不同于12兽首在多年前就被抢走,或者其他书籍文献在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前就已经失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失踪至今也只是过去了80年,理论上它是有寻找空间的。

可偏偏这80年的寻找让我们无比失望,线索得到了一大堆,但却始终也找不到她的下落!

1、尼克松说,它在阿波丸号客轮上,但经过年那场打捞,我们没有找到,而且它也没有理由出现在一艘菲律宾驶向日本的客轮中。

2、一些曾经保管和押送它(当年的挖掘得到了美方的资助,所以按照合同规定,以及抗战时期的安全保障,头盖骨化石在年之前一直医院里)的美国大兵反馈,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有可能埋在了天津或秦皇岛的某处,也可能在解放战争期间出现在了青岛。但根据这些见证者所提供的位置,我方的搜寻人员始终也没有找到。

3、当然,我们也曾怀疑过它是不是被日本人据为己有。但从历史留下来的情况来看,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神秘失踪后,日本人在此后的四年里始终不断地进行追查,很明显,这个文物也没有落到他们的手中。

所以至今也不排除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可能仍然健在,只是被当年的最后一个经手者埋在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而这个经手者由于不可知的原因,还未说出真相就已经去世。现如今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也许在国内的某个郊外,也或许在某个新建城市的地下。

可要命的是,我们上哪去找呢?我们甚至更害怕,会不会某一年某个人曾经在某处挖到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但因为其不识货,误以为这只是几块破石头,进而丢到一边,甚至进行破坏呢?

基本确定已经损毁的传国玉玺

对比其他的文物,笔者一直觉得传国玉玺的存在感应该是最高的,毕竟从秦朝到五代,每个中央王朝的皇帝都曾经把它作为自己执掌王权的象征。尤其在我们熟悉的《三国演义》当中,它的出现频率也同样不低。

但无比遗憾的是,尽管传国玉玺在历史的记载中仍然以失踪作为定论,但是有关传国玉玺的最后一次记载,却早已让大家得出了另外一个推论:它已经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掉了。

清泰三年(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李从珂带着传国玉玺与曹太后、刘皇后以及儿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楼,自焚而死。次年二月,石敬瑭命人收敛其遗骨葬于徽陵以南。

公元年,石敬瑭联合契丹进攻后唐的首都洛阳,看到大势已去之后,后唐的末代皇帝李从珂携带传国玉玺来到玄武楼,并一把火点燃了整个古楼,传国玉玺就此失去了记载。而在大火熄灭3个月之后,石敬瑭的部下才从大火现场找到了李从珂的些许骨灰。从这一点来推断的话,传国玉玺在那场大火中,恐怕已经衍生出了另一个词语——玉石俱焚!

化成灰的兰亭集序和永乐大典

比起上面这些实物,兰亭集序和永乐大典等文献书籍,也是饱受后人讨论的遗失文物之一。考虑到唐太宗皇帝一度对兰亭集序爱不释手,加之除了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没有被盗掘之外,其他唐朝皇帝的陵寝皆被盗掘,因此至今仍有人怀疑兰亭集序有可能在乾陵之内。

而同样的情况也包括永乐大典,考虑到这是明成祖主持编篡的文献,加之明朝嘉靖皇帝曾对它爱不释手。因此,考古人员一直怀疑,永乐大典有可能被放在了这两座帝王陵寝当中的其中一个。

理论上来讲,上述两部文献作品,也许至今仍然存在,但对于它们的下落和状态,考古人员也许并不抱乐观态度。

1、尽管按照史书当中的记载,唐朝末年和五代十国时期,各路起义军和军阀在挖掘除乾陵之外的其他唐朝皇帝陵寝时,并没有找到兰亭集序。但考虑到挖掘坟墓的时候,这些强盗的寻求重点主要是陵寝内的金银财宝和高档实物文物。纸质版的书籍他们可能并不在意,所以兰亭集序有可能会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他们不识货而被破坏。

况且就算它至今仍然存放在乾陵当中,考虑到上千年的时光磨损,这本纸质书籍恐怕也早就化成了灰。

2、同样的问题也集中在了永乐大典的头上,考虑到年挖掘定陵的悲剧,就算永乐大典的正本存放于某个明朝皇帝的坟墓之内,以现有的技术我们也无法进行挖掘和寻找,因为只要打开坟墓的大门,里面的永乐大典就算完好无损,也很有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化为灰烬。

更别说参照前期的探寻和挖掘定陵的经验来看,明朝皇帝的坟墓由于普遍设置在地下,受数百年来的雨水和其他积水的侵蚀,众多明朝皇帝的陵寝早已被水浸泡,所以纸质版的永乐大典就算在皇帝的坟墓之内,恐怕也早就变成了一坨烂泥。

找到失去的文物,是我们心中永远存在着一个美好的梦,但在现实当中,我们也许真的也找不到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4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