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贵金属 >> 贵金属发展 >> 金融市场,货币虚拟化发展的趋势会受到哪些
引言
金融市场,货币虚拟化发展的趋势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首先,我们要知道,货币具有虚拟化的可能,这体现在其产生的观念属性以及其形态演变过程之中。首先其产生过程就是人对于“一般等价物”这个观念的追求。其次,货币形态的转化带来的名义金与实际金的分离,也体现了其所具有的虚拟化可能。
同时也具有将这一可能变为现实的趋势:自身矛盾的不断激化提供内生动力,商品经济的快速推进提供外部条件,这两者的发展都不断要求其虚拟化实现,这就使得货币的产生成为了虚拟资本生成的第一节点。
货币及其“符号化”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当中商品是作为最初也是最基本的一个元素所存在的,但是对商品的分析“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必须通过抽象力来代替,随即马克思从商品二因素之间的矛盾入手,通过对劳动二重性的分析找到了矛盾的根源——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同时马克思也指出随着商品二因素的对立运动必然导致商品的价值形态在货币这里发生一次“惊险的跳跃”,这一“跳跃”,不仅揭开了货币的历史出场,也使得商品的矛盾转移至货币上,而货币的生成、演变及自身矛盾的运动发展,也赋予了其虚拟化的可能性。
同时,货币形态的最终确立也通过其“符号化”可能性的凸显,昭示着未来货币成为资本之后虚拟化的端倪。正如学者指出的:“正是通过货币生息资本和虚拟资本属性的研究,才揭示出货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货币的历史出场
在最初的原始社会中,单个的人通过劳动所生产的产品仅仅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交换也就无从谈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自身需求的不断增加,个人的劳动产品在量上有了剩余,但无法满足自己多方面的需求,在这里其剩余的劳动产品就作为一个“有用物”——用来和他人交换以获得自身所需——商品出现了。
也正是在这个交换过程中,商品作为“有用物”而具有的使用价值与能够交换获得其他物品的价值得以体现,只不过在这一最初的、偶然性的过程中,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之间交换的比例是“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的,这一过程中商品的价值形态不是固定、有章可循的,而是随机、无规律的。
只有进行交换的人的数量增加并有了固定的交换场所——市场,这一比例才会逐渐固定下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开始逐步剥离,使得单个劳动者与社会总体劳动的关系成为了反映“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价值也获得了从商品中抽象出来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商品中人类无差别劳动的凝结。
这也进一步对人的交换过程进行了抽象:人进行交换的目的在于获取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对应的商品价值则需要有一个参照物来计算,这一参照物需要有别于其使用价值,同时要具有所有商品的“共同价值形式”,在经过了扩大的价值形态、一般的价值形态之后货币形态应运而生。
在这一最终确定的过程中,商品价值形态固定到了货币上面,货币也正式作为商品交换的重要一环完成了其历史出场。商品价值形态演进到货币形态,具有自身的理论与现实逻辑。在马克思那里,其经历了由最初的“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x量商品A=y量商品B)”直至“货币形式(x量商品A…=2盎司金)”的转变,这一过程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通过抽象与逻辑演绎,把商品交换中“一般等价物”范畴的生成及其最终固定在金银等贵金属形式上的过程进行了梳理,即价值表现“怎样从最简单的最不显眼的样子一直发展到炫目的货币形式”。
从两个商品的价值关系出发,延伸到相对价值形式及其量的规定性,并通过“量的规定性”引出其“等价形式”并得出多种商品的“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在指出这一形式相互排斥的局限性之后,通过一般价值形式的提出正式引出了货币形式。这一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整体的严谨推理构成了货币出场的理论逻辑。
货币出场的理论逻辑也是和其现实逻辑相对应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推动,最初的、偶然的少数人之间的“以物换物”的交换已经无法满足需要,一种统一的、固定的可以常态化的“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迫在眉睫。
这不仅是社会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需要,最初的一般等价物的出现也为之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与支持。商品的价值关系只能够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这表明商品价值形态最终取得货币形式,不仅仅是理论推演得出的结果,更是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发展的产物,是现实需求所推动的。
货币形态符号化特征的体现
随着商品价值形态在货币上的固定,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地位得到了确立。但货币形式在金银等贵金属上的固定,也经历了一定的演化过程才最终形成,即“交换双方信任关系的获取”。而在其形成的过程之中,也包含有虚拟化的可能性。
货币自身形态演进的逻辑要求虚拟化货币的产生,这可以通过对货币形态变化的过程梳理得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最终固定形式,其在取得金银形态之前,是以其他形态所存在的,依据马克思的推理演绎,在金银取得货币地位之前,存在如下的简单价值形式:商品a=商品c;商品c=商品b。
交换双方(A:商品a,B:商品b)如果有一方并不需要对方的商品,却需要另外一种商品(商品c),那么对方就需要通过其他简单价值形式下的交换关系来获取(商品a换取商品c)其所需要的商品,进一步用该商品通过交换来获取自己所需。
在这里,起中介作用的物品(商品c)就获得了等价物的内涵,促进了两者之间交易的完成。这一过程中,中介商品c就被赋予了信任关系,即相信商品c能够换取商品b,但也存在着A通过换取商品c却无法再通过交换获得商品b的可能性。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推动了价值关系的一般等价物形式的生成,因为一般等价物在观念上是可以换取任何商品的,并在商品交换的不断发展中货币形态固定到了金银之上。
根据货币自身形态的演进逻辑进行分析,一般等价物的确立实际上是对其是否能够使得下一次的交换顺利进行可能性的确定。
而当等价物在这一确立过程中第一次出现时,其就具有了虚拟的可能性,即其有可能顺利完成下一轮交换,也有可能被对方拒绝而使得交换无法进行,其所有者白白让渡了最初商品的使用价值,却无法获得其价值,这一等价物作为“等价物”,也是存在于商品交换者想象中的。
之后货币的形态固定到了贵金属之上只不过是因为长期的交换过程中金银因为其天然特性而被人所选择,在这之后的交换关系之中也不一定要有实体货币的出现(如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时候),这里货币只需要有一个“象征性的存在”就够了。
因此,通过对货币形态的演进逻辑进行梳理,不难看出在这一过程中货币就蕴含了虚拟化的可能。也为接下来信用货币的产生、货币转化为资本,进而虚拟资本的生成提供了可能。
货币的出场使得蕴含在商品中的矛盾得以转移,但并没有从根源上消除,只是更强烈的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以及货币观念上量的无限性与质的有限性。这一矛盾也体现在了货币的职能发挥上,并推动了货币拜物教的产生。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其必须从“实物”变成“符号”。
货币自身矛盾的体现
随着货币的产生,商品二因素的矛盾得到了缓解,这是因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使得商品二因素的矛盾逐步发生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商品成为了使用价值的代表,而货币则是价值的代表。商品内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仿佛转移到了商品自身与货币之间。。
结语
总的来说,货币的出现使得商品二因素的矛盾逐渐转化成了商品与货币之间的矛盾。这一转化使得商品的矛盾得到了缓解,却并没有从根源上消除商品二因素的矛盾,仅仅是将其缓解后以转移到了货币之上,产生了货币的内在矛盾,并不断推动货币下一步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