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贵金属 >> 贵金属资源 >> 大盘冲高回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出台
今日市场
今日大盘全天冲高回落。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亿,两市成交金额跌破万亿,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入。盘面上,行业板块涨少跌多,超导概念股大涨,贵金属、钢铁行业、公用事业、小金属、电力行业涨幅居前,工程咨询服务、船舶制造、家用轻工、旅游酒店、装修建材板块跌幅居前。目前来看,市场对于后续政策利好还是有一些期待的,但是现在还是没有具体的信息。后面发动行情的契机很可能是重要政策的发布或者是领导的表态。
截至收盘,今日上证指数收于.95点,下跌0.00%,成交额为亿元;深证成指下跌0.36%,成交额为亿元;创业板指下跌0.58%。今日两市上涨个股数量为只,下跌个股数为只。
从风格指数上来看,今日所有风格表现不一,其中稳定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好,金融和消费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弱。近期风格转换较为明显。
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0个行业上涨,其中钢铁,通信,公用事业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2.00%,1.34%,1.32%。美容护理,农林牧渔,建筑材料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1.48%,1.21%,1.05%。
资金面上,今日北向资金净流入48.5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48.18亿元,深股通净流入0.36亿元。近三个月北向资金净流入.54亿元。俄乌和中美局势对北向资金边际影响逐渐缩小,美国通胀走势和国内经济状况最近对北向资金影响较大。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2.95%,低于一倍标准差,万得全A指数处于爬升阶段。风险溢价指数近期震荡,市场情绪回落。后期市场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注:数据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热点新闻
新闻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出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其中提出,在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中,选取具有一定收益水平、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形成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重大项目清单。通过举办重大项目推介会、在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上开辟专栏等方式,向民营企业集中发布项目信息,积极引导项目落地实施。各地区对照上述举措,形成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项目清单并加强推介。扩大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发行规模,推动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攻关,牵头承担工业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基因和细胞医疗、新型储能等领域的攻关任务。要点如下:
推动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
将民营企业债券央地合作增信新模式扩大至全部符合发行条件的各类民营企业;
扩大民营企业信用贷款规模;
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监督行政罚款设定和实施的指导意见》;
涉企政策调整应设置合理过渡期;
开展“打假治敲”等专项行动;
将分批次、分阶段推出有针对性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
抓紧启动第五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
新闻二:不跟加息,澳洲联储鸽了?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本周二,澳洲联储没有跟随美联储上个月的加息动作,而是选择维持利率不。市场此前预期澳洲联储本月加息25个基点!
本周二,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连续第二个月将利率保持在4.1%,这是抵押贷款持有人的又一次喘息,因为央行争取时间来评估之前加息的影响。澳大利亚的通货膨胀率从第一季度的7%降至第二季度的6%,仍远高于澳大利亚储备银行2%至3%的既定目标。
PhilipLow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更高的利率正在努力在经济供需之间建立更可持续的平衡,并将继续这样做。他补充道,“鉴于此以及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美联储委员会本月再次决定保持利率稳定。这将为评估迄今为止加息对经济前景的影响提供更多时间”。
自去年5月以来,澳大利亚央行已累计加息个基点,达到11年来的最高水平。随着新冠疫情后经济活动的回升,澳大利亚和欧美发达国家一样,一直在努力应对飙升的通货膨胀。
PhilipLowe补充道:“商品价格通胀有所缓解,但许多服务的价格正在迅速上涨。租金通胀也在上升。核心预测是CPI通胀率将继续下降,到年底将降至3.25%左右,并在年底回到2-3和目标范围内。”
周二的澳大利亚储备银行政策会议是PhilipLowe担任行长的倒数第二次会议。PhilipLowe将于9月17日结束七年任期,MicheleBullock将接替他的职位。
本周,还有三家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
本周三,日本央行将公布6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日本央行在利率上尚未做出调整,但已经表示在收益率曲线方面建采取更加灵活的立场。同一天,泰国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
本周四,巴西和英国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其中,英国央行还将公布会议纪要和货币政策报告。
英国央行和美联储一样,错失了抑制本轮通胀的最佳时机。年,英国的通胀率最高飙升到11.1%,截止到今年6月,通胀依旧高达7.9%。
7月底,英国央行任命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领导对该行经济预测的评估,以化解外界关于英国央行行动太慢无法遏制通胀的批评。
鉴于此,英国央行可能很难保持鸽派立场,为了控制通胀不得不继续加息。Kingswood首席经济学家RupertThompson表示,英国央行在周四的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大于加息50个基点。对市场而言,任何有关未来措施的潜在指引都可能比实际加息更有意义。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