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贵金属 >> 贵金属资源 >> 山海经的第二类真相,黄金去了哪里
地球表面真的广泛存在过黄金吗?《山海经》里记录的大山,大多数都写着“山上多金”。但我们知道自然界天然存在的金块极为罕见。那《山海经》里记录的那些黄金去了哪里?又或者书中所说的“金”不是指黄金,而是另外其物?
黄金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贵重金属,就目前而言,它最重要的用途依然是作为财富的象征而存在。作为一种金属,论实用性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黄金远不如铜、铁来的重要;黄金的应用领域也远不及同为贵金属的钯和铂。但是为什么自古以来黄金就如此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呢?
据记载《山海经》发现于汉代,成书年代据推测为上古时期。根据一般常识,人们只会记录哪些对自己重要的东西,黄金对于蒙昧初开的古人而言,可以说并不重要。对于生产力低下的上古先民来说,记录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方法能够捕猎、如何能够找到水源、如何保留火种、如何制作工具远比记录看起来并无实际用途的黄金要重要得多。
我们看重黄金,一定是有某种未知的原因,换句话说黄金对古人有特殊的意义。没有意义的东西对人类来说一文不值。清朝中后期,有一种叫作“西洋参”的东西,从北美运达中国,从中国赚走了大量的白银。在西洋参来到中国之前,它在北美原产地可以说是一文不值。
康熙53年、公元年,一个叫杜德美的人写了一篇介绍中国人参的文章。文章描述了人参的高昂价格,并推测北美的加拿大最有可能找到此种植物。一年后,法国传教士拉菲托,开始在加拿大寻找人参。年在北美发现了人参!从此,拉开了西洋参对中国的贸易。
西洋参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认识到一种东西真正的价值(用途)之前;就说不出原因地珍惜这种东西,那可能是有人告诉过他“这个东西很值钱(有用)”。
黄金对于人类,即使到了今天。它主要的价值依然是财富的象征。其次是其优良的延展性和导电性能,被用在手机主板之类的电子产品上。
回到《山海经》,书中记录了多到令人匪夷所思的有黄金的山。地球表面真的存在过那么多黄金吗?据测算地球上黄金的储量达到了令人吃惊60亿吨左右。科学家推测地球上如此多的黄金,来源于43亿年前发生在地球上的一场前所未有的黄金雨,当时这场黄金雨铺满了地球。
有人说《山海经》里所说的“金”会不会是指“铜”或者其它任意某种“金属”呢?可以肯定的说“不是”。因为书中还记录有些山“多铜”、有些山“多铁”。
黄金被古人所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是它的稳定性和金灿灿的光芒。但是这不足以解释黄金为什么被提到那么高的高度。作为财富的象征可能是出于它的稳定性和稀有性。但是黄金也是权力的象征,埃及和西亚文明里以及三星堆遗址都有出土黄金面具、或者权杖等黄金制品,那黄金又是如何成为权力的象征的呢?
我在《山海经的第一类真相,半兽人》中假设,外星人第一步是找到了合适的“旷工”。而这些矿工所收集的矿物之一就是黄金,与西洋参的故事一样。幸存的“矿工”把这种拿在手里冷冰冰的、既填不饱肚子又不能当衣服穿起到防寒保暖作用的东西,看成了“圣物”一样的存在,代代相传。并在人类的社会的演化过程中,逐渐附加上各种寄托。于是黄金有了财富、权力、永生、永恒等等象征意义。
在长达数亿年的时间里,原本在地球表面存在较多的黄金,在地球引力作用下不断地向地球内部聚集;也因为外星人离开时的开采,以及人类的收集、地质运动的沉积,变得越来越少。实际上黄金在地壳中的元素丰度仅为十亿分之四,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少,大量的黄金储存在地球内部。
那么除了“半兽人”、和离谱的“黄金”记载以外,《山海经》中还隐藏了哪些在外星到访秘密呢?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