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

云南建成全国首个稀贵金属新材料高通量计算

发布时间:2024/12/26 16:42:59   

1月11日,记者从“云南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专项进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云南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推进科技自立自强,集中力量、持续统筹支持实施“云南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专项(以下简称“专项”),着力构建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体系,推动由经验指导实验向理论预测、实验验证的材料研发新模式转变,加快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的产业化攻关,延长新材料产业链,支撑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间,专项主要围绕云南省贵金属、锡、铟、锗、钛、液态金属等优势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开展创新体系建设、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攻关。通过专项的实施,探索一条云南省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截至目前,专项已投入经费6.06亿元。形成全国性“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实现全链条创新布局,已基本建成支撑稀贵金属新材料快速、低成本研发的3大公共平台和5个专业研发平台,加速新材料研发新模式的转变,初步构建材料大数据驱动稀贵金属新材料研发的协同创新体系,突破了一批材料基因工程先进技术,支撑快速研发了一批稀贵金属新材料产品,其中10余种产品实现了产业化或迭代升级。并支撑启动了一批“军令状”制重点新材料限时攻关及产业化科技项目的实施,促进了重大科研项目资源配置、组织实施、管理评价等方面的创新。

同时,初步建成高通量制备与表征平台(即实验平台),融合高通量计算、高通量制备与表征、专用数据库等关键技术,支撑新材料高效率、低成本实验与评价等先进技术及装备研发。建成全国首个涵盖金、银、铂、钯、铑、铱、钌、锇、锡、铟、镓等11类稀贵金属新材料,汇聚稀贵金属中英文文献、专利、标准、科技报告、图书、资讯、产品信息、行业信息等相关数据为一体的基础参数数据库,目前已积累数据近万条。

专项实施以来,已累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余项,制定标准20余件,发表高水平论文余篇。研发的30多种高通量计算软件/算法、新材料制备工艺、数据分析技术等材料基因工程相关的新技术实现应用,支撑了10多种稀贵金属新材料产品的快速、低成本研发及产业化或迭代升级,新建或升级10余条生产示范线,累计实现经济效益超过20亿元,有效保障了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持续技术供给。

“十四五”期间,专项将在“十三五”工作基础上,针对国家和云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围绕贵金属、锡、铟、锗、钛、镓、铜、铝等云南优势新材料产业,进一步强化提升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开展材料基因工程共性关键技术、前沿新材料及关键技术研发攻关。(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2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