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贵金属 >> 贵金属市场 >> 工商银行资产配置先问诊人民资讯
晨报记者谢晓婉
实现“财富自由”,尽早理财“钱生钱”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理财的道路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工商银行厦门分行的相关负责人建议,在选择理财产品之前进行自我评估与存量资产“问诊”,将有助于投资者通过有效配置实现“财富登顶”。
理财之前进行“自我审视”是第一步骤。自己的“财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是要重点考虑的。
风险承受能力一般有5种: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进取型、激进型。测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从年龄、资金量、投资目标、主观风险偏好和资金流动性等角度多方面考虑。比如中老年人的支出趋稳,医疗花费增加,就要将风险考虑放在第一位;年轻人则可以把重点放在增值机会更大的投资产品之上。
问诊二:是否知道理财产品的不同类别?
很多人知道要选择不同的产品进行投资,却不知道自己投的究竟是什么类别的产品。事实上,理财产品根据收益、风险、流动性可分为现金类、债券类、权益类、另类等四大类。
其中,活期存款、到期日3个月以内的定期存款、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等现金类的产品,具有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收益率低的特点;3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理财产品、债券基金等债券类产品,具有流动性强、安全性较高、收益率较低的特点;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等权益类产品,流动性强、风险高、收益率高;贵金属、原油、外汇等另类投资品流动性低、风险高、收益较高。
问诊三:是否进行了合理的分散投资?
理财是个人和家庭通过投资使有限的资金获得最大的效益。但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是投资误区。
在这个时候,就要“诊断”自己究竟选择了什么篮子放鸡蛋。比如,有些人认为所有的资金都放进股市,选择不同的股票就已经是在不同的篮子里放鸡蛋。事实上,遇到市场风云突变,覆巢之下基本上没有人能笑着从同一个打翻的篮子里走出来。
问诊四:自己的存量资产结构合理吗?
分类是为了更好地选择和配置。根据ICBC、WIND资讯提供的大类资产年度收益率数据,没有任何一类资产可以做到收益率持续领先,比如年现金类资产以4.31%的年化收益率领先市场,年就被权益类资产以51.66%的年化收益率反超,到了年固定收益类资产又将其他品类甩在身后……而往近的看,年是让市场刮目相看的“基金年”。
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定期检视存量资产结构,配置不同的资产,才能更好地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资产配置最重要的是综合不同类别的资产特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组合,相对于每一类资产,组合具有更好的收益/风险性价比。
本文来源:海西晨报